大华网 > 善行潮汕

让“事实孤儿”走出被遗忘的角落

我市社工助力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形同孤儿但又不能被认定为‘孤儿’”的特殊儿童群体,他们中有的人父亲死去、母亲出走,有的双亲重残、丧失劳动能力,大多被寄养在亲戚家或由年迈的老人看管,生活困苦、生存艰难。近年来,市民政局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公开招聘承接机构为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个案介入帮扶服务,这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式解决未成年人服务对象的现实问题,帮助其缓解困境,健康成长。

  

  面对困境无助迷茫

  社工初次见到小武(化名)是在他初三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时,因为父亲遇害和母亲改嫁,小武从小就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年仅1岁的他,便由爷爷、奶奶抚养。对他而言,爷爷奶奶就是最亲近的人。可是,即将初中毕业的小武却不爱学习,经常旷课,与同学一起流连于村里的“黑网吧”,奶奶对小武的不争气感到生气和失望,但又心疼他不忍心责骂。

  于是,市启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来到小武家了解情况。小武一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低保金和大伯家的接济,爷爷因病长期卧床不起,奶奶身体也不好,常常需要吃药。拮据的经济条件让这个家庭难以考虑基本生活以外的事情。

  问其毕业后的打算,小武无奈地笑了一下便低下了头。“可能得去打工,因为家里没有钱供我读书,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小武的回答,让社工听出了其内心的无助与迷茫。于是,社工通过与小武建立关系,慢慢走进其内心,与其共同面对当前的困境。

  哀伤辅导感受温暖

  2017年12月的某一天,社工突然接到小武大伯的电话,小武从昨晚就没回家,奶奶很着急地在村子里到处找他。社工第一时间来到小武家,了解到小武的爷爷于前一天去世,因为没能见到最疼爱他的爷爷最后一面,小武既难过又生气。经过一番寻找,最终在家里的阁楼发现小武,而他只是一个人安静地待在爷爷以前居住的阁楼,回忆着有爷爷相伴的日子。

  为缓解小武内心的悲痛,社工为小武开展哀伤辅导,引导其通过写信的方式,把最后没来得及对爷爷说的话写在信中,并“寄”给爷爷。同时,社工主动邀请小武与其奶奶、大伯一起谈话,回忆过往与爷爷一起生活的情景。谈话中,小武奶奶说出了对小武的期望,“你还这么小,现在有什么工能让你打,你爷爷最后念着你的名字,就是放心不下你,你要是读书能刻苦点那该有多好”。

  听到奶奶此番话,小武低下了头,社工轻轻拍了拍小武的肩膀,向其奶奶和大伯解释道,其实小武也想过继续读书,但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所以他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坐在一旁的大伯向小武说:“只要你愿意继续读书,大伯一定支持你,学费的事情你不用操心。”经过与奶奶、大伯的坦诚交流,小武内心深深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并对爷爷的离开渐渐释怀。

  支持鼓励重树信心

  决定继续升学的小武,此时最苦恼的是自己的学习成绩。由于经常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小武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非常落后。对此,社工与小武共同制定了初三第二学期的学习目标,鼓励小武先从自己感兴趣的语文科着手,重新找回对学习的兴趣,并改正逃课、通宵上网等不良行为。考虑到小武的学习成绩较为落后,但动手能力却十分强,社工建议小武报考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这样既能发挥小武的长处,保持学习动力,又能明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

  在小武及其大伯接纳建议后,社工从资源链接和社会融入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因小武一家为低保户,社工协助小武收集多所技工学校的招生信息,了解其中关于困境学生的学费优惠政策,及时提供给小武及其大伯参考。此外,考虑到小武少有到村外活动的经验,对日后学校的住宿生活可能有不适应的情况出现,社工主动邀请小武参加户外活动,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并与小武一同参加部分学校开放日的活动,近距离了解校园生活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通过亲身体验,小武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了更清晰的目标,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

  多方帮扶缓解压力

  通过小武自身的努力,以及在奶奶、大伯的支持下,小武顺利从初中毕业并被市内一所重点技工学校录取,如愿报读了自己心仪的机械一体化专业。在协助小武办理入学手续时,社工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帮助其向学校递交了减免学费的申请。学校充分考虑小武的家庭情况,不仅为其减免学费,还主动告知学校每年均设有助学金,专门面向学习成绩较好而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社工第一时间将学校这一政策反馈给小武及其奶奶和大伯,小武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向奶奶和大伯保证,自己一定会努力学好,不再辜负他们的期望。

  在小武奶奶的连声道谢中,社工与小武离开家在村子里慢步走着,看着远处街边微弱的路灯灯光,小武问社工:“哥哥,我以后想当一名工程师,你说我行吗?”社工笑着对小武说:“一定行。”

  ■ 本报记者 李德鹏 通讯员 周仕臻 摄影报道

发表日期:2019年06月0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