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天下 > 国内

多省密集发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

新一轮养老金上调窗口期即将开启。城镇职工养老金明年或将迎来15连涨,而与农村居民密切相关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今年也利好不断。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期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建立城乡居保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方案,部分省份已经公布具体调整方案,并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全国各省(区、直辖市)都在大幅提升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平均上调幅度近20%,最高达到47%,各省份基础养老金平均上涨近25元,这些动向让参保居民感受到了“诚意”。明年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还会不会再涨?养老保险待遇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也受到城乡居民的关注。

  多地发文落实调整机制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期广西、山西、青海等地密集发文称,将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有部分省份已经公布了调整方案,这被看作是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调整“常态化”的一个信号。

  从各地已公布方案中,可以看到各省区市加大对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居民的倾斜,如多省为长期缴费、超过最低缴费年限的参保者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据黑龙江公布的调整方案显示,从2019年1月1日起,该省对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按年龄分段增加基础养老金。广西今年10月份发布的调整方案则称从2019年1月1日起,给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加发老年基础养老金,并且将该区城乡居保丧葬补助金最低标准提高至人均不低于600元,由自治区全额给予补助等。

  同时,多个省份在方案中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并提高最低缴费金额。如青海从明年1月1日起,最低缴费标准将由每年100元提高至200元,同时增设4个较高档次标准,缴费将分为每年200元至4000元不等的15个档次。江西省调整方案将缴费标准调整为每年300元至3000元等11个缴费档次,并提出缴费档次每3年调整一次。山东也提出,最低缴费档次标准每5年调整1次。

  此外,其他尚未公布调整机制的省份,也表示正在加紧制定研究中,如内蒙古人社厅今年8月发文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今年3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尚未健全、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不强等问题。近期各地集中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方案正是与此相关。同时,有学者认为,从供给侧看,减费降税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财政稳定增收,也为各地调整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建立调整机制提供了物质基础。

  今年各省上调基础养老金标准

  除了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今年各省也在纷纷上调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这让居民更直接地感受到自己的养老钱袋子正在鼓起来。

  今年5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2018年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将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从每人每月70元提升到88元。南都记者了解到,全国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2014年最初确定为55元,2015年提升至70元,时隔三年后的2018年才再次提标,随后各省加快动作。

  截至今年12月中旬,各省都已宣布上调本省基础养老金标准。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调幅度排名前十的省份多为中西部、东北等缴费水平较低的地区,前三名为甘肃(47%)、贵州(33%)、江西(31%)。

  其中贵州、广西一年内,两次上调了本省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如贵州省从2018年1月1日将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70元提高至88元,今年10月1日又提高至93元,两次调整共增加23元,上调幅度近33%。广西也分两次把基础养老金从80元提高到105元,幅度近31%。

  从上调后各地基础养老金排名来看,上海与北京分别是930元、710元,遥遥领先其他省份,其中北京今年上调金额最高,达到100元。总体来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上调幅度虽大,但金额较小,多数在20元左右,上调后也多数保持在100元上下,与东部省市还有一定差距。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员董登新教授指出,虽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部分省份基础养老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但是地方财政实力较弱,实际当中执行的也是中央最低标准,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很少。而一些东部省份实际执行的标准远远高于本省的最低标准。因此实际上,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之间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差距可能更大。

  基础养老金会不会年年上调?

  今年各省积极建立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大规模上调各省基础养老金,有人将城乡居保对标已14连涨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认为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也将年年上调。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米红告诉南都记者,考虑到城乡居保制度的可持续性,他认为,基础养老金可能无法实现年年上调。

  南都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截至2017年12月底,城乡居保参保人数5.13亿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1.56亿人。米红表示,由于城乡居保制度建立时间较短,有些年龄较大的老年居民没有缴费或缴费年限不长,有1.2亿人完全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部分人养老主要靠国家财政的支持。他认为,提升基础养老金标准意味着财政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尤其中西部省份更依赖中央财政补贴,因此提标压力可想而知,年年涨并不现实。

  “以前上调城乡居保待遇没有固定机制,以后可能会几年上调一次,东部沿海地区上调频率更快一些。”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汤兆云告诉南都记者。他认为,全国基础养老金88元相对于物价、消费水平、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其它人员(国家公职人员、城镇企业职工)来说还比较低。虽然各地有了调整机制,但是考虑到城乡居民群体大,所需资金多,中央及地方财力压力大等因素,基础养老金与养老保险待遇每年上调概率还是较小。

  南都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年年上调并未体现在各省的调整方案中,而隔几年调整一次的计划却出现在了部分省份的调整方案中。如山东在今年的调整方案中提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每5年至少调整1次。

  声音

  专家:提升养老保险待遇

  也要靠提高个人缴费档次

  提升基础养老金可以提升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待遇,这是人们的直观感受。但是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米红认为,提高城乡居保待遇,不能只依靠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提升。

  米红表示,城乡居保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金支付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政府承担的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因此提升养老保险待遇,既要靠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也要靠提高个人缴费档次,建立可持续的、多元的筹资机制。

  关于个人缴费,米红认为,当前农村居民缴纳档次比较低。“现在30岁到50岁之间在外打工但还是会回乡的农民工,一年拿500或1000块钱来缴保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的缴费意识还比较弱,应该激励他们选择较高档次进行缴费。”他说。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7年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显示,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933亿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732亿元,而财政补助收入达到2065亿元。也就是说,这项覆盖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5亿多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超过70%的收入来源是依靠财政的补助,个人缴费只占到基金总收入的25%。

  限于经济条件不好以及缴费意识不强等因素,大量参保者在选择缴费时都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这是造成基金个人缴费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南都记者注意到,本次多个省份在调整方案中,就特别注重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缴费补贴调整机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米红认为,城乡居保覆盖率还有提升的空间。他表示,该制度应该覆盖7亿人,而现在只覆盖了5亿多人,这说明还有很大的缺口。各地政府在调整方案中,通过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来鼓励居民早参保、长缴费、不断保。米红认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是未来补上这个缺口、增加个人账户积累的主力军。

  此外,他认为,现在农村很多补贴政策如同在“撒胡椒面”,如高龄津贴等制度。应该把各种分散的小补贴和城乡居保结合起来,配合多来源的筹资机制,这些多方面的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待遇。

  南都记者还注意到,城乡居保基金投资也已经启动,这对提升居民养老待遇将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关博此前表示,随着更多居民养老基金归集开展市场化投资运营,这项制度将会有更多财力逐步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进而提升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能力。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胡明山 记者 吴斌


编辑:李群 发表日期:2018年12月23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