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天下 > 国内

军纪如铁得民心 辗转粤北留火种

——来自广东连州市的报道

 

  长征前夕,中央红军与粤系军阀陈济棠成功进行“借道”谈判,中央红军长征主力部队1个月内突破粤军3道封锁线,挺进湖南。

 

  “长征前后,有数支红军经过连县,一边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一边帮助当地民众开展武装斗争。”广东连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黄兆星说,红军在连州借道急速行军,播下革命火种,留下无数动人的故事。

 

  “红军可以帮我们打倒欺负我们的人”

 

  1934年底的一个雪天,激战的枪声在广东连县田心洞的牵牛岭从上午持续到傍晚。战斗结束后,田心村村民谭善章和李河玉看到这样一幕:国民党兵正举刀向一名十六七岁的小战士劈头砍去。李河玉赶紧推开敌人,刀失了准头砍到小战士的肩膀。等对方举刀再砍时,村民们制止了他。谭善章将受伤的小战士背回了家,用3个月的时间给他治好了伤,悄悄把他藏了起来,并教会他干农活。

 

  后来村民们才知道,担任长征后卫的红5军团第34师,在掩护主力部队渡过湘江后,遭遇强敌阻截,伤亡惨重,转而撤回湘粤边境,却在这里遇到了实力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发生了牵牛岭战斗。受伤的小战士,就是湖南永州籍的红军王贵。

 

  在广东连州市博物馆的《连州人民革命史》的展区前,谭善章的儿子谭长标为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

 

  为什么冒险救红军?“当时,村里的李启财和他兄弟李金宝都在给红军做向导,我父亲听他们说红军讲规矩、是好人。”谭长标回答。

 

  李启财为什么愿给红军做向导?记者找到了他的孙子李志标,身着瑶装的他干脆地说,“爷爷说,红军可以帮我们打倒欺负我们的人”。

 

  这片山区的瑶民,时常受军阀和土匪的烧杀抢掠,办造纸厂的李启财更是成为抢掠的对象。“爷爷和工人们都没办法生活了。帮助红军,就是帮助自己。”李志标这样说。

 

  “红军讲规矩,后来才知道这叫纪律”

 

  “我父亲总会说起红军的故事,说共产党打天下不容易。”68岁的谭长标,牢牢记住了这些故事。

 

  1935年2月份的一天,谭善章发现家门口的田里住了很多人,带着枪,却一整夜都没有敲门。

 

  “老乡你不要怕,我们是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在这里休息。我们没有米了,你还有二三十斤大米吗?我们是朱毛的队伍,会给你钱的。”当兵的这样讲。

 

  自己煮饭吃完,收拾好东西,他们把钱交给了谭善章。“既然是穷人的队伍,我们不收。”谭善章不肯收钱。第二天他才发现,红军偷偷在锅底放了3块银元。

 

  这年的端午节,谭善章和家人外出回来,发现红军在家做饭后离去,留下字条:“谢谢老乡,我们是红军,路过这里,留下2块银元。”

 

  父亲告诉谭长标,红军是好人,他们的规矩很严。“红军讲规矩,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叫纪律。”谭长标说。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建伟说,红军所到之处,以铁的纪律和关心群众,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红军长征在广东途中,每到一处都抓紧时间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宣传革命道理,并不失时机地发动组织打土豪、筹集军饷,救济劳苦大众,让群众看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苦百姓的翻身解放而斗争的。

 

  “红军,能让我们过上安定日子”

 

  “阿妹,阿妹,你不要哭,你哭的话白军来捉你走。”在连州市瑶安镇天光山村,80多岁的赵来妹记得,小时候爷爷常这样吓唬她。

 

  天光山的百姓睡不了踏实觉。土匪和白军一来抢东西,大家就躲上山。

 

  “我的爷爷组织过力量反抗,还亲手杀死过3个土匪。”赵来妹说,直到数百名红军将士从湖南来到天光山村展开游击战争,建立了游击根据地,才让村民睡上安稳觉。

 

  1935年3月份,红24师约700人由湖南蓝山进入连县天光山,在各村寨张贴布告,书写标语宣传革命,发动瑶汉群众成立农民协会和苏维埃政府,赵来妹的爷爷赵开保成了农民协会副主席。

 

  红军从军饷中拨出银元作为农民协会的经费,让农会和苏维埃政府把各村寨的瑶汉农民和造纸厂工人组织起来,打击土豪瑶霸,平分猪牛、山林和财产,开展土地革命运动。

 

  黄兆星说,红军通过敌人3道防线之后,进入连县山区的部队给养不继,当地人民以茶油、冬菇、土纸、竹木等土产资源,换来红军急需的粮食、布匹等物资,给红军在辗转苦战中补充了给养。在之后的游击战争中,粤北人民给红军当向导、作翻译、送情报,为红军提供住处,安置伤病员,让红军在天光山进退自如。而屡遭红军沉重打击的敌军连连哀叹“天光山为湘粤交界之岭,跨连县、蓝山、临武三县,纵横数百里,人烟稀少,进到颇感困难”。

 

  如今的瑶安瑶族乡田心村村口,一副对联说出了百姓的心声:“红军战士抛洒热血合力谋福祉,瑶族乡亲勤劳致富齐心奔小康。”

 

作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莹莹 编辑:许少丽 发表日期:2019年06月2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