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天下 > 国内

零售止跌回暖,车市通过“期中考”

零售止跌回暖,车市通过“期中考”_第AB06版:产业周刊·汽车_ 2019-07-12 _南方日报数字报_南方网

在经历连续12个月的下滑之后,车市终于迎来一丝利好。

根据全国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达176.6万辆,同比增长4.9%;与此同时,作为补贴退坡的最后一个过渡月,新能源市场6月批发实现13.4万辆的销售水平,同比增长97.9%。

对各大车企来说,今年上半年可谓是五味杂陈,国五、国六的切换仍然按照计划提前实施,少了“打鸡血”式的政策救市,伴随而来的是制造业增值税率下调、全国启动二手车出口工作、放宽汽车限购等政策,也更注重长效机制,避免市场大起大落。

技术大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正在呈现,特别是在5G商用加速背景下,车企向出行服务商转型,加快构建新生态圈;各地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商用落地,争抢市场“先机”。各大车企也在厉兵秣马,等待下一轮产业机遇的爆发。

◆回暖

狭义乘用车销量由负转正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达176.6万辆,同比增长4.9%,相对于今年1-5月累计下滑11.9%的销量数据,已有大幅改善。这也是时隔12个月后,车市首次恢复同比正增长。

从半年数据来看,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95.4万辆,同比下降9.3%,尽管仍然呈下降态势,但下降幅度已经减少。

一方面,随着国六标准实施逐步落地,国五、国六车切换时间紧,汽车厂商促销力度加大,同时经销商不断推出优惠活动激励,在6月国五车清库存力度达到高峰;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豪华车、新能源车的稳健表现也带动了一部分销量。6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24.9%,增长明显。

与此同时,车企销量也逐渐分化,6月自主品牌销量下滑8.3%,1-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99.8万辆,同比下降21.7%,自主品牌面临的压力较大。其中,吉利汽车6月销量下降33.1%,1-6月下降19.1%。然而,奇瑞却保持连续6个月的增长,6月同比增长6.8%,成为市场的一抹亮色。除了在主力车型上完成国六动力切换外,捷途和星途两大品牌也为奇瑞发力做了重要支撑。

从上半年产销情况来看,汽车产销整体处于低位运行,虽然降幅有所收窄,但车市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在国内车市需求乏力的情况下,多家车企纷纷瞄准了海外市场,布局加速。广汽传祺已完成中东、东南亚、东欧、非洲、美洲五大板块16个国家的落子布局,并携全系车型亮相圣彼得堡国际汽车展,宣布年内将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计划在俄罗斯上市的首款车型为传祺GS8。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瞄准了海外市场: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澳洲及南非推进布局,上汽集团也宣布进军非洲市场。此外,北汽、一汽、长安、吉利等中国品牌也正在加快全球布局步伐。

◆退坡

新能源补贴下滑,自主品牌迎战巨头

在低迷的车市中,逆势上扬的新能源车依然是车市最大的亮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4万辆和1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6.3%和80.0%;1-6月,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5%和49.6%。

和以往“PPT造车”不同,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企加速进入量产交付。6月18日,小鹏G3第1万辆车型在郑州海马工厂下线,这是继蔚来、威马之后,成为新势力行业内第三家拥有万辆车成功下线的车企。

对新能源汽车来说,今年上半年最大的“闯关”莫过于补贴退坡。6月的过渡期结束后,补贴标准较去年“腰斩”,车企不得不自掏腰包进行补贴,提升消费市场对新能源车的关注。目前,包括比亚迪、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北汽新能源以及奇瑞新能源在内的车企都先后宣布短期内不会涨价,也有足够“硬核”的如广汽新能源等车企表示,价格将“随行就市”。

压力传导至下游,经销商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有经销商表示,6月客流量下滑四成、销量下滑超两成,过渡期后批发价每辆上涨5000元。

就在新能源车企努力平稳价格的同时,燃油车却趁机发起“价格战”,市场价不断下探。面对这种情况,新能源车企只能比拼“硬件”的实力,半年来多款新车接踵上市。从续航里程、外观设计、车载配置等方面提升新能源车的价值感,特别是在品质上的发力,令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具备了燃油车所不具备的产品优势。新能源车正从“等待政策”转向“主动出击”,以积极“心态”迎接补贴过渡期结束后面临的市场挑战。

在新能源车领域最活跃的造车新势力,今年也迎来残酷对决。今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开工,年底即将迎来投产,随后公布的车型价格“亲民”,直接将压力传递到大部分自主品牌上。与此同时,一众传统燃油车企也调转枪口向新能源发力,造车新势力们蓦然发现,大象转身,也可以很快。2019年,车市迎来一大波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大众汽车今年内将陆续投放6款新能源汽车;奔驰旗下首款纯电动SUV—EQC将于今年年底在国内上市;日产计划2019年向中国市场推出3款纯电动车型……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竞争格局已初见端倪,一场国产品牌阻击特斯拉、合资品牌的激烈战役即将上演。

发展顺风顺水的新能源车,也在今年首次遭遇“质量危机”。最先实现量产交付的蔚来今年却成为首个大规模召回的电动车品牌,西安、上海、武汉多地发生自燃事件后,令市场对电动车的质疑声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此,工信部发文,重点对已售车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以树立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信心。新能源车从“政策市”驱动转向“政策+市场”驱动后,对品质、综合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行业“洗牌”蓄势待发。

◆促进

系列刺激政策推出,更注重长效机制

在经历了2018年的车市下滑后,一系列的政策刺激也相继推出,这一点在今年的上半年尤为明显。

拉开今年政策刺激车市序幕的是,由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其中,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被放在了这一方案的首要位置,并重点提及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

很快,各大车企纷纷响应,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安欧尚、海马汽车纷纷发布补贴政策,向广大城乡市场发起新攻势。阔别十年了的“汽车下乡”再次启动。

同样是“汽车下乡”,与十年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各方共识是,新的政策要避免“大水漫灌”,更加精细化。对厂商来说,尤其是自主品牌,归根结底还是要加强内功,单纯依靠外部“打鸡血”并非长远之路。这种意识也为后续的政策制定埋下了伏笔。

紧随其后,广东也率先发布了“地方版”刺激政策。3月底,2019广东省促消费(春季)暨“汽车消费节”正式启动,由政府搭台、行业联盟、汽车商家展销,并在省内21个城市联动推出,吸引60多个品牌参与。事实上,广东汽车消费有着较大的潜力可挖,并有接近1000万辆车有“以旧换新”的需求。

而在5月份,一天之内接连两个政策落地:先是商务部发布消息,在全国启动二手车出口工作,推动二手车市场发展。几个小时之后,国务院公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机动车回收市场。

与减免购置税相比,这两项政策更像是“文火炖汤”,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理顺汽车消费各个环节,推动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也可看出,车市未来刺激政策的主要方向——注重长效机制,避免市场大起大落。

而启动汽车限购的城市也逐步放开政策。6月2日,广州和深圳发布新政: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在原有购车指标额度的基础上,广州和深圳在2019-2020年分别增加10万和8万个增量指标。市场政策一出,当月个人车竞价指标应声下跌。

此外,包括汽车制造业在内的原有制造业16%的增值税下调至13%、汽车制造业股比继续开放等。一系列政策释放出明确信号,鼓励汽车消费关键在于理顺机制,建立长效、连续性机制,而非单一、具有透支性的举措。因此,即便是短期内影响销量的国五、国六切换,也最终按计划提前实施。

◆转型

“移动出行+自动驾驶”探索新业务

没有驾驶座、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刹车,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前脸和后尾……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国内首台融合5G远程驾驶技术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东风展台亮相。

随着5G通信大幕的拉开,5G智慧出行已不远。6月26日,广汽集团、滴滴、腾讯等投资的出行平台如祺出行正式在广州发布,未来一年该平台将投入10000辆车,开拓5个重要城市。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车企合作推出出行服务,抢占出行市场这块大“蛋糕”。此前,北汽、东风、吉利、长安、长城、宝马等传统车企已着手布局国内移动出行业务,并覆盖低端、中端、高端各细分市场。1月北汽新能源联手滴滴旗下小桔车服,2月宝马与戴姆勒等纷纷上线出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出行领域来了一些新“面孔”,如威马汽车、小鹏汽车、新特汽车也宣布推出移动出行服务。在低迷的车市下,更坚定了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转型的决心,寄希望于新业务成为车企未来的盈利点。

设想一下,未来出行服务将实现无人驾驶,而自动驾驶也将步入“深水区”。6月20日,广州正式向广汽集团、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6家企业,发放24张路测牌照,广州发放牌数量跃升为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创下了单次发牌数量的最高纪录。不过,这个纪录仅保持了一天。次日,长沙向5家企业发放了49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与以往的发牌侧重技术积累不同,这几次则更重视商业化探索。自动驾驶出租车属于距离商业化落地最近的领域,各大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开始组建车队进行商业化运营。而在5G时代,快速、大量、稳定的实时数据传输,极大提高了安全性。

各大车企也纷纷公布L3、L4级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时间表,如广汽新能源将在2019年推出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并实现L4级产品的示范运行。

南方日报记者郜小平拱千舒


编辑:李群 发表日期:2019年07月12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