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 网络中国节-端午

端午龙舟何以“北移西扩,赛出江南”?

  新华社福州5月29日电 题:端午龙舟何以“北移西扩,赛出江南”?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端午将至,龙舟浮水,大江南北,挥桨竞渡。原本流行于江南水乡的龙舟,如今在北方和西部地区也热络起来。赛龙舟这一饱含文化韵味的体育传统赛事,正“北移西扩,走出江南”,其背后的原因值得人们品味和思考。

  端午多地龙舟竞渡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临近端午,全国多地都在举行龙舟大赛。

  29日上午,在福建福州浦下河岸举办2017中华龙舟大赛福州站比赛,男女老少翘首远眺,水面鼓声震天,桨手肌肤黝黑,划动齐整有力,水花飞溅漫舞。

  与此相似,26日,广东广州天河区深涌沿岸村民也举行了特色民俗活动——“龙船招景”,约80余条龙舟来到深涌“应景”助兴,“萌娃”、青壮年、老人齐上阵,通过划龙舟的方式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与福建、广东不同,宁夏银川地处我国西北,端午赛龙舟活动却在银川已连续开展近十年,成为当地的节庆品牌赛事。2017银川首届端午文化节暨第九届龙舟赛将于30日拉开帷幕。近几天,阅海湖水面上人声鼎沸,十多支龙舟队伍进行最后的训练。

  传统习俗获多元延伸发展

#(社会)(1)湖南凤凰:赛龙舟 过端午

  5月29日,两支队伍在凤凰古城沱江上赛龙舟。当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2017年端午节龙舟赛在沱江上举行,来自当地的19支队伍参赛,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新华社发(彭彪 摄)

  龙舟大赛在全国广泛开展,是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与水资源环境改善投射在赛龙舟这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上的具体映像,让这一流传了1500多年的习俗向多领域不断延伸发展。

  广州上漖村,是广东最古老的龙舟制造基地。上漖龙舟有140多年历史,曾经垄断广东八成龙舟制作,声名远传东南亚。上漖村人会制造载容80人的传统“大龙”,竞技赛事的“标准龙”,用于探亲应景的“游龙”,以及上百人划的“长龙”。而陈汉慧龙舟基地是上漖村规模最大的龙舟作坊,近年来龙舟订单明显增多,客户已经从珠三角扩大到湖南、江西等地。

  “现在划龙舟时间从端午扩展至五、六月,重新旺盛起来的市场需求让龙舟制造生意也好起来。”做了30年龙舟的师傅易武说:“过去觉得后继无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了。”在易武看来,各地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让龙舟这项中国古老的竞技活动得到复兴。

  在福州浦下河岸,传统龙舟队大多由村民自发组织、自筹资金、买船练习。在他们看来,赛龙舟正是展示村庄和家族精神风貌的平台。据福建省龙舟协会会长林远介绍,龙舟运动在乡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多乡贤达人热衷张罗比赛,四处筹款,一些社会人士愿意出资支持,一些传统龙舟俱乐部正在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银川自2008年起举办端午龙舟赛,至今已举办八届。南方的赛龙舟习俗能‘移植’到西北生根发芽,与银川市近十年来的生态修复、湖泊水系建设密不可分。”银川市体育总会秘书长丁晓晶说,近年来,银川通过不断加大水面恢复力度,湿地面积增加、生态恢复、自然景观得以重现。目前,银川湿地面积达5.31万公顷,有自然湖泊、沼泽湿地近200片,使银川“塞上湖城”称号名副其实。

  龙舟跨越南北体现文化交融

  到银川来参赛的浙江瑞安商会队领队朱光春说:“‘南舟北移西扩’的过程中,既有传承,也有变化,是传统文化在南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传统文化在不同地区实现更多交融,焕发出更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龙舟运动还可以推动城市环境改善,比如修缮河道、清淤除臭、水量调节、改善水质等。”林远说:“赛龙舟离不开对水体的保护,许多北方城市修建亲水景观,加强河湖保护等也是龙舟运动得以推广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者指出,龙舟跨越南北得到普及推广,有其内在原因。龙舟运动是集体项目,更容易获得关注;其本身有着很强的竞技性,规则易懂,容易入门。近年来,龙舟运动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划龙舟成为一件时尚潮流的事。青年群体对挖掘传统文化逐渐产生了自觉的需求。

  长期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宁夏作协主席郭文斌认为,与发源于南方水乡,意在纪念历史人物的赛龙舟过端午等习俗不同,西北的端午习俗更多表达了趋吉避凶、拼搏向上、吉祥如意的原始意义。

  他认为,虽然从龙舟发源上讲端午节传统习俗、象征意义南北有别,但二者的文化内涵是互补的,并且融合趋势日益明显。近年来,龙舟习俗北广泛流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复兴的一种表现。(采写记者:刘旸、任玮、黄浩苑、王成)


编辑:林伟练 发表日期:2018年06月12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