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 致敬最美战疫医务工作者 > 战“疫”先锋

“后方的关爱给我最终原动力”

本报记者连线赴鄂医疗队成员李晓君

  “虽然苦,虽然累,也虽然有风险,但这一切都在一个个患者的康复出院中得到了回报!一切都会好起来!”2月23日晚上9时,本报记者连线身在武汉的市中医医院骨三科副主任护理师李晓君,她才在吃晚饭。李晓君告诉记者,晚上7时在东西湖方舱医院下班,消杀处理完毕回到酒店要两个钟头,吃完晚饭,李晓君还要把今天换下来的衣服浸泡消毒,经过一系列的清洗消杀,一天忙碌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夜半接令 天亮出发

  李晓君在市中医医院从事医护工作已25年,是一位管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从骨二科、急诊、ICU、心内科再到骨三科工作,她一直冲锋在基层护理一线。作为汕头市第二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成员,李晓君和另外两位同事是该院首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医务人员,2月9日,他们踏上了驰援湖北的征程。近半个月来,她们在武汉抗击病毒的战“疫”一线竭尽全力地奋战着。

  谈及选择赴鄂参加医疗救援的初衷,作为一位九岁孩子的妈妈,李晓君跟记者讲起了母子间在元宵节晚上的这个“约定”。那天晚上,陪伴儿子看电视时,正在播放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区医务人员紧缺的新闻联播,“妈妈,你和爸爸也是医务人员,你俩都去支援武汉吧!”懂事的儿子扭头问道。

  当晚12时,医院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医务人员组建支援湖北医疗救援队。出于职责的本能反应,李晓君不假思索地在手机上回复。半夜接令,三更组团。凌晨1时,就接到医院通知:明早8时医院集中后统一出发。

  鼻子被护镜压疼

  一开始,护目镜是困扰她最大的问题。“上班的时间是下午1时到晚上7时,第二批交接班就从晚上7时到隔日凌晨1时,因为医疗资源紧缺,方舱医院的护目镜是反复消毒重复使用的,镜面有的本身因有划痕而不清了,压在鼻子上哪怕口罩隔着还是很疼。李晓君说,由于护目镜上下宽度有的不够宽,戴上时,一不小心不是额头会暴露就是鼻梁暴露。

  在方舱医院,李晓君每天穿上防护服,戴上手套,为患者送饭、分发牛奶、水果、发放中西口服药物,平时很简单的动作都变得特別困难。脸上护目镜、加N95和外科双层口罩的压痕,是每次上班后必然会留下的烙印。记得在一次上班过程中,李晓君和另外一位小伙伴先后不慎被地板剐蹭,靴套破了,幸好她常备靴套,而同行伙伴赶紧用医用垃圾袋套好补救。

  与儿子分享关爱的温暖

  “妈妈,你看,书店的叔叔给我送来了好多书!有教辅材料、地球仪,还有很多我喜欢的课外书。”李晓君的手机里收到了儿子发送的信息,与她开心地分享着自己收到新书的兴奋和快乐。记者采访获悉,就在全家为到处买不到孩子的三年级教材而发愁时,市新华书店发起“致敬最美逆行者”——关爱我市援鄂医疗队子女学习用书公益活动,帮忙配齐了孩子一整套教学用书,市妇联也开展“您家的菜我来送”关爱汕头一线医护人员家庭公益活动,定期为她们一家买来禽、肉、蛋和蔬菜,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后方组织、领导、同事、亲人、朋友的关爱让我感动、温暖!也是我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最终原动力。”李晓君在日记中写道。

  本报记者 陈文惠

编辑:许少丽 发表日期:2020年02月27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