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 致敬最美战疫医务工作者 > 最美逆行者

终于等到你!

汕头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结束集中休整回家

  我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昨天顺利度过14天的健康观察期结束集中休整,走出休整点的医护人员们,迎接他们的是家人的热情拥抱和同事、领导的暖心问候,“妈妈,我好想你”、“终于平安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令人热泪盈眶的画面一幕幕上演……

  

  汕大医二附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医生陈志超:

  “因为有你,我才能安心工作”

  “老婆,我回来了!”,乘坐大巴车刚返回医院大门,医疗队队员、汕大医二附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医生陈志超就给还在上班,也是汕大医二附院妇产科医生的老婆王晶打电话“报告”,然后回家做饭等候妻子回家一起吃顿久违的“团圆饭”。电话中,夫妻俩也是互诉思念的绵绵言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志超主动报名参加了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于今年2月9日出发驰援武汉。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救治患者的疫线战斗中,陈志超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积极开展对患者的诊疗、护理工作。3月上旬,他被中共东西湖方舱医院临时委员会、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授予“先进标兵”称号。在“疫”线战斗中,冲锋在前的党员们给了陈志超极大的触动和鼓舞,激发了他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陈志超向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各级党委严格审批,并报上级组织部门审核,正式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3月19日下午,汕大医二附院还视频连线武汉医疗队驻地,为驰援战疫一线的陈志超和另一名队员王福生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因为有你,我才能在武汉安心工作”,采访中,陈志超连声感谢妻子王晶的支持,因为有她在大后方的“守住”,他才能在“疫”线战斗中全力以赴的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自从老公奔赴前线,我每天都会关注着武汉,因为那里有我最挂念的人。”下班后回家的王晶紧紧挽着陈志超的胳膊,一脸满是幸福的笑容。“每天收看新闻是我在疫情期间的‘必修课’。其实知道他去了有危险,但是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危难时刻必须要有人挺身而出,他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而已。我是妇产科专业,不符合第二批医疗队报名参战条件,否则我也报名参加,我和家人都在后方支持他”。

  

  汕大医二附院急诊科主管护理师杨振:

  “儿子,爸爸终于回来啦”

  在汕大医二附院6号门门口,一名叫杨羽承的9岁小男孩一路飞奔而来,看到刚刚下车的父亲杨振,直奔杨振怀中,杨振激动地说“儿子,爸爸终于回来啦!”。杨振丢下行李把孩子抱得紧紧地,大脸颊贴着小脸颊久久不愿分开……

  杨振是汕大医二附院急诊科主管护理师,他本身就是湖北人,这次当听到医院征询参加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时,他积极主动请缨奔赴前线。与家人50多天的分离,承载着汕头人民的嘱托和家人的期望,他用自己认真的工作态度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杨振的妻子告诉记者,自从杨振去了武汉,全家人就密切地关注着他的安全、健康,时时叮嘱要保护好自己。而两个儿子也知道爸爸是去打一场病菌战役,是非常光荣而又英雄的行为,他们天天盼着爸爸载誉归来。今天一早听说爸爸要回来了,大儿子杨羽承七点就起床,自己备好开水冲好牛奶早早吃完早餐,迫不及待地催促妈妈出发去迎接爸爸。到了医院,母子两在2号门等候,当听说载着医护人员的大巴车停在医院6号门时,小羽承着急地呼喊妈妈,咱们快点跑过去吧,于是才出现了开头一幕。记者发现,为了迎接爸爸的回归,杨羽承还专门在头发上剃了一个520的LOGO,表达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汕大医二附院急诊科护士长董丽丽:

  “我们回家和亲人团聚了”

  “妈妈,妈妈!”,当见到我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汕大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董丽丽的身影从打开的大巴车门出现时,9岁的小女孩张宁欣立即甩开爸爸张一诚,一边高喊一边快步跑上前,一头扎进了妈妈怀中。张一诚也上前拥住妻、女,一家子紧紧地抱在一起!从2月9日董丽丽报名参加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到4月4日度过健康观察期安全回归家庭,一家子已经分别了50多天了。这一刻,曾经孩子隔着手机视频喊出的一声声“妈妈”可以被真切地听到,曾经微信表情包中的虚空“拥抱”也变成了现实,队员们终于见到了思念已久的家人,都是热泪盈眶、都是满满思念的言语。

  董丽丽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今年2月8日晚上,在汕头工作的她获悉医院组建援助医疗队,当即报名请战,返回生育她、有她诸多亲友的家乡参与了“疫”线战斗。“这场战疫,每一个人都在战斗,我们终将胜利!方舱里的故事有感动也有欢笑。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考验,也收获一份醒悟,一份成长,和一段难忘的经历,收获这份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战友之情”,董丽丽告诉记者。

  “我们回家和亲人团聚了”,3月20日晚上,我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返回汕头,并在中海南滨大酒店度过了14天的健康观察期,终于可以回家了!董丽丽说道,3日晚上很多人激动得“失眠”久久难以入睡,4日一大早,他们就早早起床了,见到了前往接他们回家的医院同事,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团聚的喜悦。一直紧紧拉着董丽丽不放手的张宁欣为迎接妈妈回家,还特地准备了一份欢迎妈妈平安回家的精美贺卡,珍重的送给了妈妈。

  

  市中医院护士长李晓君:

  “看到了向往的和谐护患关系”

  “如果说回家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好好抱抱我的孩子,我太想他了。”踏出隔离区的市中医院护士长李晓君对记者如是说。记者看到,归来的李晓君比出发时清瘦了很多,但对于能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归来,李晓君说必须感恩岁月、感恩这次经历。

  李晓君告诉记者,这次援鄂她最大的感触就是看到了向往的护患关系,不带半点质疑的,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尽力医治患者,和谐的关系让工作更有效益。

  说起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的经历,李晓君说感觉自己就不是个女人,巨大的精神和体力的压力重重地压在身上,她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唯一信念就是病人能康复出院。

  在方舱医院,李晓君每天都要穿戴上一整套防护装备进行工作,以致于平时很简单的动作都变得特別困难。脸上护目镜、加N95和外科双层口罩的压痕,是每次上班后必然会留下的烙印,上班时,讲话稍微大声一点就觉得喘不过气来,不大声,患者又听不清,因为隔着双层口罩和防护装备。而且,与患者的沟通刻意保持那一米开外的距离有时会伤害到患者的心,特别是当他们特别信任你,还刻意提醒对方保持距离,他的心门就可能关上。她心里也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危险有可能随时存在,要靠自己良好的专业素养去做好防护。李晓君告诉记者,每一次上班都是挑战,每一次下班都是如释重负。每每看到群里有同事在舱里因为身体不适,而不得不提前出舱时,都会在默默祝福她们的同时,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保重。

  如今平安归来,李晓君心情终于可以轻松下来了,她说自从有了孩子她基本上很少出差和外出学习,但是这一次义无反顾地去了。儿子也特别懂事,从来不主动打电话给她,因为他害怕影响妈妈上班。“所以我真的觉得,我的孩子通过这一次我和他不得已而为之的分开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她自己也通过这一次援鄂之旅,丰富了阅历,获得了成长,让她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强和自信。”

  

  汕大医二附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师王福生:

  “难忘的经历让我快速成长”

  汕大医二附院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师王福生是一个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他是内蒙古人,从2009年来到汕头工作,他坦言汕头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这次有幸参加援鄂医疗队,他告诉记者这个经历是难得也难忘的。

  回想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的日子,王福生说经过这场历练感到自己成长很快,通过和武汉人民齐心抗疫共同奋斗,觉得现在整个人意志更坚定,生活态度更积极上向。王福生告诉记者,在东西湖医院的时候,每天单他一个人就要监测80多个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体征,每天来回巡查,还要为病人做心理疏导等其他项目,特别辛苦。但是一想到这是为国家而战、为民族而战,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回到汕头,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已经回归日常状态了,远在内蒙古的父母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下了,王福生说,接下来就是回归单位,好好地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这才对得起汕头人民给他们的一切关爱和荣誉。

  撰文 本报记者 林子海 康洁 摄影 本报记者 林鹏

发表日期:2020年04月05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