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 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 奋进•新时代新跨越

艺术舞台执笔传声焕异彩

  “我真正的艺术创作是伴随着汕头经济特区的建立而开始的”,在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时,陈韩星这样说道,“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我走上真正的艺术创作道路的全过程。”历史变迁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记。听他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总让人感觉仿佛在欣赏一台精彩的戏剧,那巨大的感染力让人置身其中,之后又回味悠长。

  

  走进陈韩星老师的家,顿时书香扑面而来。陈韩星是国家一级编剧,退休前任汕头市艺术研究室主任。年逾古稀的他步履坚定,精神矍铄,虽退休仍笔耕不辍。袅袅茶香中,特区建立40年,汕头文艺发展的美好画卷在陈韩星打开话匣中徐徐展开。

  歌剧《蝴蝶兰》奏响时代强音

  特区建立40年来,汕头人的闯劲,在文艺领域也有鲜明的体现。陈韩星的作品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追求。1979年底,由陈韩星和洪寿仁编剧的原创历史歌剧《蝴蝶兰》引起轰动,在大观园戏院连演16场,奏响了文艺创新的时代强音。

  1980年4月,《蝴蝶兰》在广州为广东省第二次文代会作专场演出。回忆起当时情景,陈韩星脸上泛起红光,激动不已。

  谈起《蝴蝶兰》的创作过程,陈韩星感慨万千,为了写这个剧本,他和汕头市歌舞团采风组的同事们在厦门图书馆呆了半个月,废寝忘餐地抄资料。记得当他统完第七稿并刻完最后一个字时,陈韩星把铁笔一扔,一瞬间觉得自己的一切已经被抽空,瘫坐下来。那个刹那,似乎眼前的剧本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存在,他把自己的灵魂交付给了它。

  功夫不负苦心人,《蝴蝶兰》轰动了广东文艺界,获广东省专业戏剧创作剧本一等奖,成为经典之作。可以这么说,《蝴蝶兰》由于政治上的敏锐,在当年得到关注;又由于艺术上的成熟,至今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满腹才识尽为各类“志书”

  潮剧是潮汕珍贵的文化瑰宝,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91年,潮汕行政区域调整,汕头市的戏剧作者锐减,时任汕头市艺术研究室主任的陈韩星对艺研室的工作指向作了较大调整,从过去主要辅导各市戏剧创作转为主抓潮汕地方戏曲、地方音乐即潮剧、潮乐的研究、整理和改革工作。

  1991年,陈韩星创办《潮剧年鉴》丛刊,至2005年已刊行15卷。“《年鉴》所辑录各潮剧团演出活动情况,大体包含简介、建制、艺术骨干、剧目简介、大事记等五大部分”,陈韩星和艺研室的同仁付出的艰辛努力没有白费,《潮剧年鉴》得到潮剧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05年,丛刊入编北京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合作中心《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汕头民间文艺究竟丰富到何种程度?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我们面对两大部文化艺术志书,这种模糊的概念就会变为具体。1999年,由陈韩星担任副主编的《汕头文化艺术志》书稿封笔付印,他和主编李福光、副主编黄廷杰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项历时近10年的文化工程终于竣工了。

  《汕头文化艺术志》收录了从新中国成立前到1979年潮汕地区各艺术门类的发展与变迁。很多人都知道,编志最怕没资料。只有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才能编出高质量的集成志书。陈韩星和编辑组的同事迎难而上,为了收集资料,他们可说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奔波于图书馆、档案室,一点点地收集、阅读、整理、分类、撰写,一字一字地校对,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有朋友开玩笑说:“古人云,编志不得志,得志不编志,只有官场上不得志的人才去编志。”陈韩星并不这样看,他说,编辑各类“志书”,不是个人的事情,历史通过我们的记录而流传下来,这才是最大的意义,也是对编志的人最大的褒奖。10年磨一剑,2009年,已经退休的陈韩星再挑重担,担任编审的第二部《汕头文化艺术志》如期面世。

  精品力作唱响时代心声

  随着特区文化产业的繁荣,老百姓能参与的文化活动、娱乐形态百花齐放。“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汕头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汕头市旅游节开幕式”“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汕头精神之歌文艺晚会”……这些大型晚会给汕头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陈韩星正是晚会主持词的撰写者。至今,陈韩星担纲大型晚会主持词撰稿已多达60多场次。与此同时,由他撰写的诗朗诵节目频频亮相各大晚会,饱含激情的诗句,点燃现场的气氛。

  几十年来,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剧作从陈韩星的笔端流淌而出,源源不断的精品力作,唱响时代的心声,也收获了广泛关注与好评。1985年,陈韩星创作的《东坡三折》,拿下了上海戏剧学院函授班学员作品一等奖;1997年,据陈韩星原著改编的18集电视连续剧《韩愈传奇》由广东电视台摄制播映,获广东省第三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大漠孤烟》《巴山夜雨》先后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金奖……

  2006年,陈韩星年满60岁办理退休后,到现在都还没有停下来,他先后参与广东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潮韵》杂志的编辑工作、担任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学报《广东文艺研究》执行主编、汕头市文化馆主办的《文化汕头》执行主编等。

  “我们这代人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小时候家里穷,随父母香港、泰国、家乡到处跑,高中毕业后又到海南下乡,一去就是13年。我的经历曲折坎坷,有今天这么一点艺术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全靠我运气好,机遇好,我赶上了建立特区的好时代,回到了家乡这好地方……”陈韩星说,他很感谢让他可以施展才干的家乡和特区,感谢这个越来越好的时代,实际上,他是在享受这个好时代。

作者:本报记者 陈文兰 文/摄 编辑:林敏秦 发表日期:2020年06月18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