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 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 变迁•特区脚步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齐头并进

珠海城市公园生态环境优美。 本报记者 李建束 摄

四十载光阴荏苒,书写着南海之滨的改革故事。

  作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珠海经济特区,40年来,珠海始终牢记改革初心,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取得了累累硕果,擦亮了特区品牌。

  40年来,珠海始终将生态文明作为这座城市的理想与价值追求,通过几十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既收获了“金山银山”,又守护住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980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南粤大地,珠海在全国四个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城市中,率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并首次着重提出“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改革,既需要“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与魄力,也要有尊重发展规律、守住底线的定力。

  珠海茂盛围,毗邻澳门,曾经这里有过一段“垃圾围城”的历史。珠海市首任市委书记吴健民在回忆录《创办珠海特区五年的回忆》中这样描述:“垃圾堆散发出恶臭,茂盛围小河的水变黑了,鱼虾绝迹,我们在河边种的水稻,只长叶子就是结不了谷穗。”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当时的市委、市政府就下决心解决这一环境污染问题。但那时也有不同的声音:茂盛围靠接收澳门垃圾,就能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如果对其进行整治,岂不是没了经济效益?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态度坚决——污染的代价,不是金钱能补偿得了的,而且祸及子孙!经过珠澳两地协商,垃圾堆最终得到清理整治。

  这是珠海发展史中的一段小插曲,背后却反映出“要怎样办好经济特区”的大问题。

  要牺牲环境得来的短期经济效益,还是要造福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早在几十年前,珠海就给出了答案。

  不久,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起。当时,珠三角正走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珠海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独辟蹊径,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共赢的道路上率先探索。

  经济特区建立初期,珠海就确定了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在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和招商引资中,坚决拒绝引进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注重环境保护,对污染排放进行严格控制;保护城市景观,塑造优美怡人的城市风貌;出台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保护碧海蓝天的“绿色底线”……

  为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珠海早在1988年就开始实施对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这为以后做大城市规划的“基本盘”奠定了基础。

  1992年,珠海首开先河,率先提出环境保护“八个不准”,其中一条就是“不准建设有大烟囱或有严重污染的项目”,这为珠海环境保护划定了不可逾越的政策底线,成为珠海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的重要支点。

1998年5月,珠海拥有地方立法权后,通过的第一部法规就是《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同样是在1998年,“年轻”的珠海经济特区,一口气揽下了国内外的三项城市荣誉——先是在全世界45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之后又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国家旅游模范城市、全国第一批环保模范城。

  当年《光明日报》曾这样称赞珠海,珠海建市以来,致力于改善和保持城市环境,始终坚持“环境优先”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方针,将昔日荒凉落后的渔村小镇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获得“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说明他们的努力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多年来,珠海不断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率先开展生态文明立法,构建了以《珠海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出台省内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实施《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先后制定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十多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2015年5月,珠海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经验获评“全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奖”。

  “珠海的空气可以罐装出口”,这是多年前珠海人向外地游客介绍珠海时常常提到的一句话。如今,珠海的蓝天白云、优质的空气质量,依然是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资本。

  国家生态环境部近日向媒体通报2020年6月和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6月份空气质量珠海排名第一。

  根据中国投资协会、瞭望周刊社《环球》杂志、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绿色评级机构标准排名调研编制的《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珠海市以86.3的绿色指数在169个城市位居榜单第10位,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珠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共享绿色生态生活、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六大方面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个个沉甸甸的国字号荣誉,彰显了珠海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不断进步和成就。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相互排斥的要素,美丽宜居的环境,让珠海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一直坚守的生态定力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珠海不断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和研发力度,发展节能环保、集约用地、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高的现代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色经济生机勃勃。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出2018全国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其中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栏港经济区)获评绿色园区,是该批次广东省唯一上榜园区。“集约化”成为绿色园区的特色之一。在实施国家级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过程中,通过集中规划、集中生产、集中管理、集中治污等措施,推进相同行业污染工艺过程使用“共性工厂”,实现同类企业污染物集中处理。

  在斗门区湾口村鑫同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鳗鱼养殖户林茂灯正为即将远销日韩的斗门鳗鱼而忙碌。他说,考察了好几个城市,最后选择位于咸淡水交汇处的斗门开启鳗鱼养殖事业。他说,没有优良的水质,就没办法办养殖。今年,这个合作社预计产值过亿元。

  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

  珠海地区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435.89亿元,人均GDP从579元提高到175500元,人口从36.07万增加到202.37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0.23亿元增加到615.74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开始调查的1986年1484元提高到2019年的55219元,增长36.2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21.56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较一季度回升22.4个百分点;设立外资企业1249家,同比增长122.6%;全市完成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8个百分点。万元GDP单位能耗、万元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强度等指标均保持较好水平。

  今年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珠海正以继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担当作为,精准施策、集中发力,用智慧与勇气奋力夺取“双胜利”,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的征途上昂扬向前。

作者:张伟宁 编辑:陈乐芃 发表日期:2020年07月28日 来源:珠海特区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