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廊

把画室安在大自然

  我之于写生,情有独钟,乐此不疲。长期践行的结果是收获颇丰。越来越多的朋友,同道对我的写生形式,写生方法,写生作品很感兴趣,不少记者在过往的采访中也常提到我的写生话题,实际上,长期以来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思考着,实践着写生与创作深度结合这个课题。

  研习中国画少不了传承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传统功力,在国画这个领域你就很难深入发展,这好比你没有中国武术基本功,却要成为武林大师一样,是万万不可能的。

  我习画的经历告诉我,扎实的基本功的养成,离不开几个要素,时间,良师,勤奋。就是要有相当的时间坚持,要有足够的临习传统作品的积累,要多寻良师求教指点,要勤于实践、勤于思考。故凡有成就者,多有师承,多有临摹名作,多有思辨,多有融通,如此,方可打下坚实基础。慢慢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理念,慢慢掌握国画的各种表现技法,渐渐有了自已与众有别的艺术语言。但许多人因受不了长期坚持的枯燥苦行,半途而退是常有的。个中艰辛实非常人可尝。有了好的基本功,就算有了打开创作之门的钥匙。所谓传统(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方从此始。

  我从小习画,练就些绘画基本功,这个阶段得益家学条件和自身兴趣,倒也进步良多。从1981年始,我对自然写生就表现的很执着,那几年在福州,每逢秋季,西湖的菊花展我都从始至终在那进行现场写生,为不浪费时间,中午的饭都靠家人送来。这期间,我找到了最伟大的先生——大自然。我在她的面前写生,思考,创作,慢慢地,我发现自已可以面对大自然进入到相对自由的写生与创作有机结合的状态。我似乎找到了灵感,找到了激情,找到了动力,也找到了我恣肆挥洒的汪洋与任意翱翔的天空。

  我的山水写生创作始于黄山,至今上黄山已不下十次。在黄山上收获的写生与创作的作品已成系列,并衍生出许多以黄山为魂的自得作品,曾有一幅历时多年绘制成的27米长卷,王伯敏老先生观后提笔,为我的这幅作品题下”神铸黄山”,让我倍受鼓舞,许多方面的朋友对我写生创作的作品喜爱有加,我都不舍出手,它寄托着我的追求,承载着我的思考,当然也记忆着我的艰辛。

  由上黄山写生始获的写生与创作融通结合的思路,我大胆尝试着把画室安在大自然写生点的办法,和大自然直接对话互动,山川入画,我入山川,宏观入眼,微观入手,惟此时,山峦起伏千重起,飞瀑流涧幽兰香,松风林涛万壑间,云海抒卷漫天舞,尽可信手拈来入画中,横岭侧峰,远近高低的变幻也不再是那么抽象。其后,三清山、龙虎山、玉龙雪山、虎跳峡、武夷山、黄土塬、安溪龙门、京郊燕山,乃至美国西部写生创作,对写生即创作的一些探索和实践,益发觉得有趣。

  大自然乃吾师,乃吾友,乃吾之课堂,乃吾之画室,乃吾之创作自由空间的多重意义,益发让我坚定了走中国画写生创作之路的信念,她会带给你无穷的悬念和挑战,会带给富含的真善美信息,也会让勤奋的耕耘者满载收获的喜悦,所以,哪怕前路崎岖,哪怕创作艰辛,我将奋力前行,不舍停顿,我的写生即创作。                         (新华)

发表日期:2018年04月09日
(未经本社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