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家门口过不一样的暑假

  每逢暑假,如何让孩子过个有意义的假期,很让家长们头疼。让孩子们过有意义的暑期生活,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区、社会团体等多方的参与。近日,我市各社区基层的社工站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公益实践活动,让社区青少年儿童近距离感知社区文化,品味不一样的暑假生活。

  

  小记者当导游介绍社区文化

  小公园开埠区位于老市区北部,是汕头开埠发祥地。这一带的骑楼建筑群历经沧桑,饱含历史故事,经过修缮后得以保存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生代学子对这些历史建筑并不了解,甚至居住在这一片区的青少年学生都没有留意和了解它们。

  “杉排街和杉排路早在解放前就有区分,但对于90岁以上的老一辈汕头居民,只有杉排街的概念,没有杉排路的概念。”新福街道社工站社工指着杉排骑楼,向新福街道的孩子们讲述这里的故事。活动当天,社工们组织辖区青少年学生一起参观小公园周边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并在现场向青少年学生展示关于杉排骑楼、中山纪念亭、百货大楼的旧图与新图的对比,讲解有关这些历史文化建筑的由来,让辖区青少年学生了解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营造文化熏陶的氛围。

  据记者了解,永祥街道社工站联合鮀江街道社工站也开展了“快乐假期 文化之旅”活动,由6名永祥街道的小记者带领鮀江街道的小伙伴一起走访参观老市区景点。活动前期,社工带着6名小记者前往百货大楼、小公园亭等标志性建筑进行踩点与演练,并且不停地熟练讲稿。同时,为了拉近与鮀江街道小伙伴们的距离,两名小记者还把自己的昵称“小白菜”和“雪梨”介绍给大家,惹得在场的所有人哈哈大笑。

  练手语与残障人士增进沟通

  “你好。这两个字是这样比划的,大家跟着我一起学……”暑假刚开始不久,玉新街道社工站就邀请志愿者为社区儿童教授基础手语。第一次接触手语,孩子们都表现出积极而又好奇的态度,这股独特的魔力让平时调皮的孩子都坐下来不断练习,相互分享和纠正彼此的错误。聊起开办这个手语班,玉新街道社工站社工邱晓洁对记者说,这“缘于一次偶遇”。

  数月前,社工在玉新街道社区康园中心认识了小欣,她躲在妈妈身后,显得十分害羞和紧张。原来,今年12岁的小欣小时候突发高烧,由于救治不及时导致失聪。或许是生活久了,母女之间的默契,让母亲通过一个眼神或动作就能读懂女儿的心思。可是,家中兄弟姐妹却不懂手语,平时接触时间也不多,而沟通交流上的不畅也导致小欣没有朋友,平时基本也不出门。

  为让社区内更多青少年儿童关注和关爱残障人士,邱晓洁等社工利用暑假在社工站举办手语班。在课堂上,志愿者向孩子们教授了简单的“你好”、“早上好”、“吃饭了吗”等手语基础问候语,孩子们有板有眼地跟着练习各种动作。小欣的弟弟在学习手语后告诉邱晓洁,希望自己能快点回家教会妈妈基本的手语问候,这样就能和姐姐一起交流。而其他孩子也表示,通过活动他们深刻体会到聋哑人士与人沟通的不易,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帮助。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摄影报道

编辑:郑钟展 发表日期:2019年07月24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