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善行潮汕

外籍老师汕大学子护绿桑浦山

  《走向山林》公益课的师生在一起分享心得、张贴环保告示、捡垃圾


  本月28日下午,汕头大学D教学楼409教室,公益课程《走向山林》正在进行。学生们热烈交流,分享自己周末在桑浦山露营的感受,还有对预防山火和树木砍伐的思考。

  这门今年春季新开设的公益课,由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外籍教师John Noonan和留学归来的樊林君老师发起,希望唤醒大家善待自然,珍爱用青翠默默守护汕头的桑浦山。

  山林遭受破坏 外籍老师“心碎”

  John和樊林君两位老师虽都不是本地人,却已在汕头生活了十余年,把汕头当成了自己的家乡。John老师来自美国,2003年到汕大任教,他觉得这里的山林之美,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他用心守护汕大周边的山林,每周都会上山行走,他说将来若自己离开人世,骨灰火化之后,不必造坟掩埋,直接撒向这块跟他有深厚缘分的山林,回归自然就好。但最近三五年,他惊觉山林被破坏的现象严重。他用“心碎”来形容看到每一处被毁林地时的感受。随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扭转这一势头。他向身边师生发出“拯救桑浦山”的呼吁,同样十分热爱自然的同事樊林君老师伸出援手。

  两位老师发起一门公益课——《走向山林》,带领学生们在校园周边的山林行走,用行动来爱护山林,以身示范,并集思广益,向周边的居民传播环保理念和知识。

  探新知担责任 师生全情投入

  作为汕头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21门公益课程之一,选课的20多名学生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他们分成多个小组,有“曲径通幽”、“天人合一”、“捷足先登”和 “啄木鸟”等。

  “逢周三和周日下午,我们带着同学们与大自然亲近,在课程中感受到同学们的真心投入。我觉得这对他们一生很有裨益,如何珍爱自然,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这门课对我也是一种挑战,在体力上,也在对新知识的探索上。”樊老师说。

  课上她带着学生一起观看环保先驱约翰·缪尔(John Muir, 1838-1914)的纪录片,并跟学生们一起诵读他的经典篇章:“爬到山上聆听它们美妙的讯息,像阳光射进树林,大自然的安详会流进你的心田。风儿带给你它们的清新,风暴带给你力量,而所有烦恼将会像秋天的落叶一样飘落。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乐趣一个个消失,但大自然会永远使你愉悦。”

  第一周周日,学生们清一色穿着印有“公益课”字样的粉红马甲,上山捡垃圾。他们很用心,把藏在草丛里的垃圾也拾起来,装进袋子带下山。一行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他们是谁呀?”一位小姑娘问她爸爸,樊林君自豪地回答:“我们是汕头大学的哥哥姐姐”。途中遇到的另一位爸爸对两个孩子说,“他们这样做,真好!”

  下山的路,人迹罕至,杂草丛生,师生发现幽美的岩石和小径,也发现了几处草木被砍伐、砂石裸露在外的土地。John知道,这是有人准备违法建坟的。他提前准备好了宣传单,跟学生在附近的树上贴上,提醒当事人,莫为一己之私,毁了这一片可造福子孙后代的山林。

  选课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城市。就读公共艺术系大一的黄子键同学来自潮州,他告诉记者,父母不太理解自己捡垃圾的行为,“别人扔垃圾,你来捡,为什么呀?这个不是有人来管吗?” 黄同学则认为,看到随意丢弃的垃圾,他尽一份心力去捡,是有意义的。

  课上还有一位保加利亚的留学生。她说自己的家乡就在一座高山下,从小喜欢自然。因为支持环保,喜欢爬山,所以选了课,“珍爱自然是没有国籍之分的”。

  真诚分享心得 研究改善方法

  每次实践环节结束后,同学们都会在课堂上分享心得,讲述自己在亲近山林时的收获和思考。

  “天人合一”小组的朱雷和其他同学分享道,他们在山中体会到宁静之美,一走到山下,就感受到喧嚣和车辆拥堵带来的问题。在山脚的农民路上,他们看到车辆互相剐蹭带来争执,还有在斜坡上停车的安全隐患。

  根据观察,朱雷同学觉得设置岗哨、进行交通管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办法。将来若能将此农民路改造为绿道、进行公园式规范管理,则是更佳的愿景。

  来自计算机系的大一学生陈进辉,是“啄木鸟”小组的成员。他告诉记者,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最近正值清明时节,市民上山扫墓较多,我们沿路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安全, 避免山林火灾”。

  “捷足先登”小组团结默契,为大家带来了一段《身临深林》的视频分享,记录下师生在桑浦山上搭帐篷、张贴森林防火宣传单以及树木被砍伐的场景。黄子键以真诚的态度劝告正在山上烧纸钱的市民,注意火灾隐患,最后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接受。他感慨道,在公益课程中,不仅能为环保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还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与人沟通的方式,受益匪浅。

  倡议得到答复 学子备受鼓舞

  课堂上,樊林君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封信,那是一封汕头市城乡规划局给她的回信。去年11月,她曾和John联名向汕头市委、市政府发出《建设绿道 保护汕头西区的绿水青山》的倡议信,信中建议,汕头市政府应妥善规划和保护桑浦山、牛田洋这两块得天独厚的自然区域。

  两位老师在信中提出兴建绿道(专供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使用,机动车禁用)的建议。“在桑浦山脚下,汕大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周边,改造目前的农民路为绿道。” 如今,他们的倡议得到答复,市城乡规划局来信回复说,已经规划在周边建设一条绿道。这个消息让师生们非常振奋。

  本周日,他们将购买树苗和铲子等工具,行走至桑浦山上周被火烧掉的地方,在那里补种上新树;剪掉枯萎的树枝,避免它们着火危及周围大树并在坟墓和山林交界处挖防火沟。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保护我们周边的山林。

  樊老师说,每一次上课,每一次行走,她都被同学们的真诚和善良感动,她希望把他们培养为“使者”,“行走潮汕大地,传递文明之光,这是我们开设这门公益课的愿景。”

  本报记者 陈文惠 文/摄

发表日期:2018年04月04日
(未经本社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