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天下 > 社会

家校合力,开心返校

  □ 吴湘红 文/摄

  9月1日后,全国的中小学已陆续开学。在较长时间的宅家学习之后,重返校园本是件开心的事,但是,有些学生却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不适应,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和厌学等表现。心理学家称之为“开学综合征”。又叫“开学恐惧症”,这也是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而今年在适应了网络教学,经历过疫情下的特殊暑假后,重返校园的学生较往年有更多的不适应。

  

  老师说

  家长给予关爱安抚

  帮助学生消除恐惧

  对于学生开学伊始存在的种种问题,记者采访了聿怀中学高三语文教研组长黄坤锋老师。黄老师介绍,相较于往年,这学期开学确实发现有些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不适应,这和今年上半年发生的疫情以及较长时间的宅家学习有较大关系。

  黄老师认为,学生在新学期会出现这些不适应,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未来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恐惧。不少学生已经习惯了在家上网课,考试也大多是线上考试,现在又重回学校上课,学生难免有些不适应,对未来也有些迷茫,因而会产生莫名的恐惧。黄老师认为,这时家长的关爱尤为重要。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理解,告诉孩子有这些想法是正常的,并给予安抚,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其次,要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以及合理的学习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对孩子存在这种心理不要过度渲染,要以平常心对待。

  据黄老师介绍,学校在开学伊始一般都会有心理讲座或者是比较励志的讲座,鼓励学生积极上进。作为老师应对所在班级学生认真观察,一般的学生是不需要心理干预的,但是针对症状比较严重的学生则需要多加关注并进行心理辅导。

  在学生自身方面,黄老师认为,学生对未来的恐惧很大原因是由于对自己的不自信,通过适当的考试,与别人的比较,了解了自己的实力,从而也会找到自信。在此基础上,他们也能够为自己定下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目标。有了目标就不会感到迷茫,从而恐惧的心理也会慢慢的消失。黄老师说,通过学校家长和学生一起努力,相信不出几周,学生对开学的种种不适应就会消失。

  教育专家说

  降低学习强度

  调节节奏尽快适应

  教育专家认为,在经历过疫情下的特殊暑假后,孩子走出家门,步入校园,需要重新适应校园学习氛围。“开学恐惧征”有五种易发学生群,即心理素质低且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以及一些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

  中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没有成熟,适应和自控能力差,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如心态转换不及时就会无法适应。另外,名目众多的考试也会使一些孩子对将要来临的学习生活产生恐惧心理。而超长“假期”,学生在家可能养成了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开学后,学生要重新适应紧张忙碌的校园节奏,需要有一个自我调节适应的“心理缓冲期”,否则易出现失眠、精神压力过大、情绪崩溃等问题。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专家指出,开学初期不宜给学生安排过多的课业负担,要适当放慢学习进度并降低学习的强度,学生本身应该从暑假那种轻松、自由的状态中走出来,确立切实可行的新学期目标。其次,建议家长要增加孩子运动的时间,调动身体机能,调节生物钟,适应校园生活节奏。除此之外,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将让他们逐步收心,端正学习态度也是必要举措之一。

  心理学家说

  社会、学校和家长形成合力

  让学生以积极心态开心返校

  关于新学期学生在心理上的不适应,汕头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赖小林认为,在后疫情时代,现在学生的心理状态无法完全回到疫情之前的状态是正常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接受现实,首先在认知方面,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疫情在我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疫情防控在生活中已经是一种常态化了,所以要做好防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保持一米的距离。同时学生也要看到,经过疫情,我们在生命教育方面的认识普遍都有提升,疫情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这就是疫情带来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要总看到坏的一面,也要看到好的一面,心态积极情绪才会健康。

  赖小林认为,要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多方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形成合力。前段时间已经有了一个复学的预热阶段,这也为这个学期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在具体措施上,对于小学生,要针对儿童特性,用一些形象的活动,比如主题班会帮助他们来进入新学期的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对于中学生,根据学生开学伊始容易课上犯困等症状,充分发挥多媒体动画、声音、图像及文本并存的优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还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习、娱乐相结合,以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兴趣。

发表日期:2020年09月10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