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 聚焦2020年全国两会 > 汇聚好声音

开足马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扛起经济特区使命担当,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汕头改革开放的绚丽篇章”,让与会代表委员倍感振奋,深受鼓舞。目标蓝图绘就,重任时不我待,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围绕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推动特区改革开放再出发积极献计献策。

  

  从制度上解决企业痛点难点

  营商环境事关发展、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只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王伟忠代表认为,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落地企业才能安下心做大做强,外部企业才会想进来创业兴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涌流。

  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化”目标,王伟忠表示,我市仍存在“数字政府”建设缺乏有力数据支撑、未能实现各单位之间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审批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汕头要在全省率先创建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就必须聚焦当前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从优化政务环境、优化市场环境、优化法治环境等方面提出制度性解决方案。”王伟忠建议,我市应以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契机,结合汕头实际,针对提出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开办企业、办理建设许可、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跨境贸易等10个重点攻坚领域,加快研究、起草《汕头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细化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的原则性规定,同时坚持开门编条例,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打造内畅外联交通枢纽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加快构建高水平的全国性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助力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林秋烈委员表示,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牛田洋快速通道及汕汕铁路的建设。其中,牛田洋快速通道是连通潮阳、金平两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打通我市快速通道、高速公路与市区连接的重要环节。而汕汕铁路在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我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距离,也是我市非常重要的交通通道。为此,他建议给予这两个重大项目充分的资金支持,加快推进沿线区域征拆迁改工作,为项目尽早完成扫清障碍。

  王伟雄委员也表示,汕汕铁路的建成意味着汕头高铁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汕头城市形象及未来经济发展都是质的提升。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汕汕铁路建设的契机,重点打造汕头站及周边环境,树立汕头新的城市形象。同时,充分利用平台打造高铁时代经济战略,将其转化为汕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围绕构建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枢纽,我市已有多条内环快速路开工建设。市农工党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目前制约我市城区内环快速路与外部互联互通存在这些问题:汕头海湾隧道进入中心城区北岸天山路段(金砂东路至黄河路)、泰山路北段(汕汾路至淮河路)、潮汕路北段(金凤路至月浦高速口)以及快速内环路西延至牛田洋快速通道路段等尚未形成快速通道,容易造成新的交通堵点。陈志明委员建议,尽快启动天山路段(金砂东路至黄河路)快速通道、潮汕路北段(汕汾路至月浦高速口)快速通道的建设,完善我市内环路网规划,满足亚青会交通需求和市民出行的需求。

  

  增强本土企业竞争力

  当前,汕头面临着改革开放再出发、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筹办2021年亚青会等一系列重大新机遇,马学沛等代表提出,汕头应该牢牢抓住此次机遇,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汕头跨越式发展。

  代表指出,当前我市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规划不足、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要加快汕头企业发展,首先需要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次要科学规划,建立公开透明的资源信息供应机制。随着疫情有效控制后社会生产逐渐恢复,本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正积极寻找商机扩大生产,马学沛等代表建议,各区县(功能区)、产业园区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地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存量土地清理盘活,有力保障全市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针对当前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短板,代表们也建议,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机制,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立体的优惠和服务。同时,在同等条件下,依法依规让更多政府项目向在本地注册的企业倾斜,以此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在为本地企业创造发展机会的同时,将项目产生的收益留在本地。

  本报记者 杨舒佳、翁夏、李德鹏、陈欣琪、陈冬琪

发表日期:2020年06月04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